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 …  
    •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 …  
    •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broken image

貓傳染性腹膜炎- 病例分享

Feline Infetious Peritonitis -Case Report

踏踏(化名)是一隻約一歲,尚未絕育的女生小步舞曲貓,因精神食變差、下痢,且近一週觀察到雙眼虹膜顏色改變而就診。

在內科獸醫師替踏踏進行理學檢查後發現踏踏有脫水、粘膜顏色蒼白及體溫上升的現象,經過更詳細的問診,也發現踏踏的體重在近一個月內一直未能正常增重。

同一時間我們也安排踏踏給本院眼科獸醫師進行眼科學檢查,透過裂隙燈的照射觀察,發現踏踏眼前房混濁、雙眼角膜內皮與虹膜皆有發物質的沉積,搭配眼壓測量結果為雙眼眼壓降低,確認目前踏踏存在有雙眼葡萄膜炎的情況。

綜合上述檢查結果(發燒、葡萄膜炎),強烈懷疑踏踏體內存在感染,因此內科獸醫師為踏踏安排了血液學檢查與影像學檢查,確認踏踏目前有中等程度非再生性貧血、總蛋白 (球蛋白) 過高、白蛋白低下<圖1>、肝指數升高及輕微黃疸。經由腹腔超音波,也確認了踏踏目前體內有腹水/腹腔積液的出現。

目前我們懷疑踏踏患有貓傳染性腹膜炎,所以也將抽取腹水外送進行貓冠狀病毒的抗原檢驗,同時開始給予踏踏抗病毒藥的口服治療(註1),預計一週後回診確認踏踏的病況是否得到控制。雙眼葡萄膜炎的部分,則開立類固醇眼藥水以控制其發炎反應。

服藥一週後的回診追蹤,踏踏體重增加且不再繼續發燒,眼睛的部分葡萄膜炎也得到改善,眼前房變的清澈。服藥三週後的回診追蹤,踏踏的腹水已經收乾,雙眼虹膜顏色也回到正常了!

經過84天(12週)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後,踏踏的體重穩定增加,精神活力改善,原先異常的血液指數也回復到正常範圍<圖2>。獸醫師仍提醒踏踏飼主未來年度檢查的頻率與重要性,並且提供一些日常照護年輕貓咪的建議; 同時也對踏踏疑似會聽取自己超音波檢查報告的模樣感到有趣與難忘。

broken image

(圖一,左) 治療前的血液及生化指數:非再生性貧血、總蛋白 (球蛋白) 過高、白蛋白低下

(圖二,右) 治療後的血液及生化指數已回復正常值

-------------------------------------------------------------------------------------------------------------------

簡介:

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簡稱FIP)好發年齡為2歲以下貓咪,尤其是 1 歲以下的幼貓比例更高,且排毒量更多。雖然年紀較大的貓也可能罹患此病,但相對較少見。純種幼貓似乎是特別容易受到影響的群體。

貓咪冠狀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FCoV)又分為貓咪腸胃道型冠狀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 FECV)或 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 FIPV)。貓傳染性腹膜炎為貓咪腸胃道型冠狀病毒在貓咪體內突變為“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而導致。多數貓咪身體皆帶原貓腸胃道型冠狀病毒,一般冠狀病毒僅存在於腸道中,主要造成腸胃道症狀,因為體質或免疫力的下降等因素,部分貓咪體內冠狀病毒會突變並離開腸胃道,經由白血球(單核球/巨噬細胞)感染全身系統,引發血管炎,導致乾式或濕式兩種發病類型。

貓傳染性腹膜炎的診斷方式首先包括獸醫師通過問診取得貓咪的病史,了解貓咪的年齡、品種、生活環境、是否來自多貓家庭、以及是否有相關的風險因子。接著紀錄貓咪表現出的臨床症狀,在看診當下進行的理學檢查去懷疑這個疾病。接著,會透過一系列檢查,例如血液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眼科學檢查(若有眼部病灶)等等去佐證。若貓咪有腹腔或胸腔積液,我們也會建議抽取這些不正常的液體進行分析,並且外送檢驗室檢測冠狀病毒的存在與否,以取得最終診斷。需要留意的是,目前尚無一診斷工具可以確診貓傳染性腹膜炎,建議主動與獸醫師討論優先進行的檢驗項目為何。(註2)

broken image

(圖三,左) 此腹水檢體來自一隻8個月齡、男生已絕育的布偶貓,確診貓傳染性腹膜炎。可見此腹水顏色為稻草色、呈黏稠狀,經由腹水分析發現內部有豐富的纖維蛋白含量。

(圖四,右) Rivalta測試是一種簡單、快速的胸腹水分析測試,對於排除貓傳染性腹膜炎具有良好的敏感性(91–100%)。請留意滴管內左側中央的淡紅色位置,為病患腹水滴入液面後,緩慢向下懸浮的模樣。

QA. 貓傳染性腹膜炎會傳染給人/給其他貓嗎?

  1. 貓的冠狀病毒(FCoV)與已知的人類致病性冠狀病毒(SARS-CoV-2)不同,因此不會感染人類。
  2. "一般"的貓冠狀病毒通常是無症狀或僅有腸胃道症狀,在貓咪大多數貓群體中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因此共用貓砂盆和食碗會增加傳播的風險。
  3. 貓咪感染貓冠狀病毒(FCoV)後,只有一小部分貓咪體內冠狀病毒會發生"自發性突變",進而而引發貓傳染性腹膜炎。(註3)

QA. 貓傳染性腹膜炎有什麼症狀?平常要如何觀察?

非特異性症狀:沉鬱、厭食、體重下降或難以增重、發燒、黃疸、淋巴結腫大、黏膜蒼白

特異性病症:

  • 體腔積液:腹水、胸水、心包囊積液>>>觀察是否腹圍膨大?是否比較容易喘或呼吸用力?
  • 眼睛病灶:虹膜顏色改變、葡萄膜炎、眼前房混濁、失明等>>>眼睛顏色改變、眼睛變得霧白、瞳孔大小不一/散瞳 <圖7><圖8>
  • 神經症狀:行為異常、顫抖、癲癇
  • 皮膚病灶:皮內丘疹、血管炎/靜脈炎、表皮壞死、皮膚脆弱症候群>>>觀察是否有皮膚發紅或潰瘍的現象?體表是否有隆起的疹子?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圖五,左) 虹膜顏色改變,伴隨眼前房(角膜後方到水晶體之間的位置)有發炎物質沉積

(圖六,右) 結膜水腫伴隨 眼前房區域的發炎物質沉積

乾式傳染性腹膜炎之定義為 患貓無無體腔積液,反之則為濕式傳染性腹膜炎。需留意的是,同一病患感染貓傳染性腹膜炎時,上述症狀可能同時存在。

QA. 要如何預防貓傳染性腹膜炎發病

貓傳染性腹膜炎發病的風險因子包含以下:

  • 環境:有大量貓冠狀病毒的環境、多貓環境於同一空間內過於擁擠、頻繁引入新貓
  • 特徵:幼貓、某些純種貓、未絕育的公貓
  • 緊迫:環境壓力造成緊迫、近期的緊迫事件如接受手術麻醉、搬家、家中新成員、旅遊及寄宿
  • 疾病:免疫力低下(帶原貓愛滋病或白血病FIV/FeLV或接受免疫治療中)、腸胃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以下分為兩種情況做討論:

1. 貓未曾感染過貓冠狀病毒

貓傳染性腹膜炎疫苗可用於保護貓冠狀抗體陰性的貓咪,但如果貓咪已經感染了貓冠狀病毒並且產生抗體,此時接種疫苗可能效果不佳,甚至有誘發免疫反應而增加發病的風險。此外,根據世界小動物獸醫學會(WSAVA)在2024年發表的犬貓疫苗接種指引中,與美國貓科醫師協會(AAFP)在2020年發表的貓疫苗接種指引中,皆顯示:由於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貓傳染性腹膜炎疫苗的有效性及廣泛使用,且有嚴格的使用條件和保護力不足的疑慮,因此並不推薦使用。

避免貓咪感染冠狀病毒仍然是預防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最主要的方式。

2. 貓已帶原冠狀病毒

目前沒有任何檢查 能夠幫助我們預測哪些帶原的貓會發展成貓傳染性腹膜炎,但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降低發病和死亡的風險:

  • 減少多貓環境的壓力與緊迫,確保每隻貓咪有足夠的獨立空間和資源,例如食物、水、貓砂盆、睡窩和貓抓板。
  • 根據不同年齡層的貓咪特性,應適當地分開飼養,尤其是幼貓,其感染力較強且排毒量較高,容易成為傳染源
  • 減少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或頻繁變動。
  • 維持良好的環境衛生,特別是貓砂盆的清潔。
  • 提供充足的貓咪營養來源。

目前貓傳染性腹膜炎已不再是無法治療的疾病,因為有合法使用的抗病毒藥物可供選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望能大大提升治療成功的機會。

QA. 環境中的貓冠狀病毒要如何殺除?

冠狀病毒是一種有封套的病毒,對許多常見的市售消毒劑(例如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化氫等)都相當敏感。建議可使用漂白水、衛可(Virkon)或是酒精來清潔環境,至於貓咪接觸過的窩或毛巾則可將洗衣機清洗的水溫設定在60度以上,並搭配漂白水或洗衣精來清潔。

-------------------------------------------------------------------------------------------------------------------

註記1:此抗病毒藥學名為Molnupiravir 臺灣獸醫師使用需經專案計畫由日本進口。原先為人類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之抗病毒藥,後經研究證實molnupiravir是能有效治療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抗病毒藥物,但目前其使用經驗少於 GS-441。

註記2:針對病灶組織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當具有特徵性病理變化的巨噬細胞內檢測到貓冠狀病毒時,即可確診為貓傳染性腹膜炎。此方法被認為是診斷貓傳染性腹膜炎的黃金標準,但取得組織樣本通常需要侵入性檢查或在死後才得以進行。

註記3:在2022年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指引中提到,感染貓冠狀病毒的多貓環境中,大約只有 7-14%個體會發生自發性突變。

-------------------------------------------------------------------------------------------------------------------

參考資料:

  1. Barua, S., Sarkar, S., Chenoweth, K., Johnson, C., Delmain, D., & Wang, C. (2024). Insights on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risk factors and sampling strategies from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of feline coronavirus in large-scale nationwide submiss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65(3), 82–89.
  2. Thayer, V., Gogolski, S., Felten, S., Hartmann, K., Kennedy, M., & Olah, G. A. (2022). 2022 AAFP/EveryCat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Diagnosis Guidelines.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24(5), 905–933.
  3. Addie, D. D. (2019).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answers to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concerning FIP and coronavirus. Veterinary Nursing Journal, 34(8), 201–206.
上一篇
會陰疝氣- 病例分享
下一篇
異生睫毛
 返回網站
strikingly iconStrikingly出品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