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 …  
    •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 …  
    • 聯絡我們&常見問題
    • 病例分享 & 衛教文章
    • Facebook
    • Instagram

病例分享- 貓咪的齒吸收

蔡尚羽醫師

· 病例分享

薯條是一隻五歲,長相可愛的米克斯貓。

飼主在幫他刷牙刷到某一側的時候,薯條會有明顯不舒服的反應,因此來醫院檢查。在門診理學檢查時,可以發現薯條的臉並無明顯腫脹,而且沒有太多牙結石,只有牙齦有很輕微小部分的紅腫。

跟飼主討論過後,決定安排一次全口牙周檢查。
經過麻醉術前評估、麻醉計畫擬定,到手術當天正式麻醉。確定麻醉穩定,開始進行全口口腔健康
評估與治療(COHAT, Complete Oral Health Assessment and Treatmen) ,包含洗牙,牙周囊袋探查,牙齒搖晃度檢查,與牙科X光,可以確定薯條是因為“齒吸收”造成的疼痛不適。

(圖一)- 外觀檢查 在麻醉下可發現只有牙齦輕微紅腫。                            

Section image

(圖二)- 牙周探查 在洗完牙後的牙周探查步驟,可以發現牙齒外觀明顯缺損。

Section image

(圖三)- 牙科 X 光 X光下可以看到明顯的牙齒空洞化,且牙根的型態變不明顯              

Section image

(圖四)-術後縫合 外觀使用可吸收縫線,等傷口癒合一段時間後就會脫落。      

Section image

蔡醫師的科普小時間~

齒吸收是因為破牙細胞攻擊牙齒造成的一個疾病,目前明確的病理機制尚未明瞭,所以我們並無法
找到直接預防的方式。
但統計出來發現貓咪們最常出現齒吸收的位置在雙側下巴的第三前臼齒,也就是下顎犬齒(看起來
最長最尖的牙齒)後面的第一顆牙,而且很常是對稱性的出現病變。
通常在前期我們無法從肉眼發現這些微小的病變,等到發現時,大多是在發現牙齒已經被嚴重侵蝕
的狀況。同時可能也會帶有口腔疼痛的反應,包含用爪子撥嘴巴,流口水,甩頭等症狀。

因此平常跟家裡的狗狗貓貓玩耍的時候,記得可以多摸摸他們,翻一下嘴皮看一下口腔的狀況喔。               

 

上一篇
下一篇
完整口腔評估與治療
 返回網站
strikingly iconStrikingly出品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